美食文化纪录片《老广的味道》第10季第十季继续坚持上山下海,呈现地道广味。通过现场纪录广东农民、渔民的耕作及捕捞,贴地气,传播劳动者的正能量。用独特的纪录片视听语言,突显华侨、广府、客家、潮汕等岭南地方特色,展现岭南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,弘扬广东人务实、开放、兼容、创新的精神。
《老广的味道》第10季第一集:少见多怪
1、龙虱:看起来像蟑螂生长在海边的食材
2、蝎子、蜈蚣和蜘蛛都进了老广的菜谱
3、象鼻虫:卵、幼体和成虫都可食用,从幼体到成虫越长越小,幼体用南瓜养也叫南瓜虫。
4、芭蕉酒:用芭蕉混合酒曲酿的酒,出酒率较低。
5、活血:用70度高汤和新鲜猪血混合形成果冻状食用。
6、海南黎族鱼茶:用碾碎炒熟的米与新鲜鱼肉搅拌均匀,放入罐子封存60天后食用,有酸臭味,一般人难以接受。
展开剩余71%7、越南屈头蛋:受精13-17天的鸭蛋煮熟食用,也叫毛蛋。
8、广西酸粥:以粥送粥,粥里有醋鳗(醋线虫),仔细看可以看到醋鳗在粥汤里蠕动。
《老广的味道》第10季第二集:味连四海
1、马来西亚槟城的潮汕粿汁。
2、新加坡的粿汁,老字号粤菜馆的水晶玉兰鸡:用85度的热水浸熟,再放入冰水中冷却,最后拆骨切块。
3、香港的国宝鸭。
4、澳门的虾酱和凉果:各种瓜果腌制,糖熬煮式浸泡,干燥后制成,始于唐宋,目的是方便瓜果的长期保存。
《老广的味道》第10季第三集:碳水情缘
1、簸箕炊:用圆形竹制蒸屉倒上米浆,蒸熟后再淋上一层继续蒸,蒸够五层,吃的时候切成方块,淋上蒜蓉或辣椒。
2、猪脚饭:潮汕猪脚饭分两派,一派隆江猪脚饭,整只猪蹄卤制,趁热吃,蹲在长板凳上吃。另一派澄海东里,猪蹄对半分开,切断骨头,冷却后与果冻状卤汁一起浇在热米饭上,热气融化卤汁后渗入米饭。
3、醒狮面点
4、河源米粉
5、东京薯:又叫竹芋,原产南美洲,有七千多年的栽培历史,清代传入中国。用来制作东京丸,类似西米露。
《老广的味道》第10季第四集:千锅百味
1、螺蛳鸭脚煲
2、冬瓜盅,以大冬瓜为容器,掏空后放入海鲜、鳄鱼等新鲜食材
3、恭城油茶及油茶火锅
4、鲮鱼火锅、鱼蛋(鱼丸),鱼面
5、黑山羊火锅
《老广的味道》第10季第五集:蔚蓝诱惑
1、鱼鮔:用海里的青鳞鱼撒盐腌制,用罐密封埋入地下,长的有10年,可当嫁妆。基本化成了汤汁,只剩鱼骨,其实就是未过滤的鱼露。味道腥臭,一般人接受不了。
2、蚓鳗:生长在滩涂上,退潮后用钉耙翻土获取,长的像蚯蚓,比蚯蚓大得多,比鳗鱼又细小很多,可油爆、做汤,也可裹面油炸食用。
3、猪仔螺:壳较薄,煮熟后两个对敲破壳食用。
《老广的味道》第10季第六集:大地乡韵
1、瑶族白糍:用煮熟的白糯米舂制,类似宁波的年糕。
2、瑶族卤猪头
3、瑶家双酿:用雷笋和豆腐作为酿器放入猪肉与菜做成的陷
4、白沙油鸭:需要吹肥,把粮食用管子送入鸭嘴,再用丹田之气把粮食吹入鸭腹。用盐腌制两天,再清洗干净后晾晒。
5、芥菜:清炒,鸭嘴鱼片炒芥菜,酸芥菜炒鸡杂
6、桑基鱼塘:炒蚕蛹,上汤桑叶
7、仁面果:果核像人脸,十年才能结果,味道酸涩。凉拌仁面果。糖醋浸泡腌制仁面果,酱油腌制仁面果。
本文资源来源:135纪录片官网
发布于:上海市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